爱康类风湿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感谢那些曾经为论坛捐助的康友教你如何正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线电子病历,记录生活每一天爱康之家会员公约,康友必读!
清除来氟米特用消胆安考来烯胺免费参与生物制剂临床治疗项目权威书籍《中华风湿病学》电子版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常见问题
楼主: 散木

[生活] 散木说RA《片片落花--走过类风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3: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风趣爱康(www.iKang.org)是类风湿公益论坛,网友言论只代表本人观点,请大家文明发言!
本帖最后由 散木 于 2011-12-17 13:12 编辑

回复铃子、甜心妈妈和诗朗诵:

谢谢铃子和甜妈妈!铃子太谦虚了,你是我们RA的楷模啊!有时间的话,动动你那优美、理性的笔,给大家更好的文章!甜妈妈的话很温暖!我这几天,因为一些事情,麻烦宅姐,她的帮助远出我的期望。我们都是萍水相逢,可是,却能够如此的真心相对,真的感谢可以遇见大家!

诗朗诵,我开始写这个长帖的时候,已经37岁了,很多事情,都是经历过的,文字表达的,是这一时期的我,即便记述前情,往往也是昨日落花,记忆而已。就是如此,我翻看以往的文字,和现在的差异还是不小的。我们的人生长长,很多事情都是必须经历的,而且,各种经历,都是成长。成长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如果有一天,能够怀着感谢的心,回忆那些事情、那些人们,那么,我们就真的长大了。

我们面对人生的选择,很多时候,其实在当时都不知道是对还是错的;只是,我们需要沿着这样的一个方向,发展自己——有一天,我们不会后悔选择:是错误的话,我们自己承担责任;是正确的话,我们感激那些给予我们机会和帮助的人们。

我知道我所说的话,现在可能不会有什么意义。不过,我相信,你一定会自己走好自己的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3: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溯类风湿

当我们被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我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本身,存在着它自己的特性,那就是病理的复杂性,虽然作为一种临床表现明显特征是关节、肌肉系统的疼痛的疾病,人们很早的古代,对它的症状及与健康的关系,有着观察和记录,也有着丰富的治疗实践活动,甚至可以说积累了一些很宝贵的经验。然而人们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理的深入认知,却是发展缓慢的。直到19世纪,随着现代西医学体系的建立,才越来越发展,而真正出现划时代意义的发展,则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

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问题,在医学发展史上面,是逐渐被认知的。大致也是按照从关节表现,到滑膜炎症,再到免疫功能这一顺序,逐步深入的。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来说,直到现在,还存在很多未知的问题。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风湿病的一种,风湿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这一类疾病的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关节、骨骼、肌肉运动系统组织与器官的疼痛,常见的有一百多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其中最常见的风湿病之一。

在中西方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认识的过程中,有着各自不同和相似的地方,这些传统认识,过多过少的影响这今天人们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和治疗。

                           一  西医对类风湿的认识发展

人们对于风湿病的认识,最初都是从症状开始的,无论西方传统医学还是中医学,但是现代含义的风湿病早已不是仅仅建立在症状学基础上的概念了。大约在公元1世纪出现了rheuma(风湿)一词,其含义类同于希波克拉底的atarhos(炎症、卡他),二者均指“物质的流动”,它沿袭了希波克拉底等古代医学家的认识。即:导致关节疼痛的“rheuma”同“atarhos”一样,是一种“物质流动”,是人体四种基本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之一,并认为产生于脑,根据粘液流动和停留的位置不同可导致不同的疾病。1547年,Audrew Boord设想粘液与关节炎形成相关,他提出产生于头部的风湿体液是一种粘液,从头部下传到身体下部引起病变,如果导致关节疾病,受累部位将肿胀、发红、充血。
这些西方传统医学的认识,近似于中医“风寒湿杂而为痹”的理论,更多的是一种来自临床的比较模糊的认识和推测。到了Sydenham 时代(1642 ~ 1689年),rheuma的含义仍比较局限,主要指关节和关节周围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西医传入中国后,从症状相似的角度,“rheumatism”一词被译为“风湿病”。金匮要略中便有“风湿相搏,骨节痛烦,掣痛不利屈伸”等语。由此可见,中医的风湿概念,不论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和现代医学的风湿概念不相同,不可混淆。

Cuillaume Baillou(1558 --1616年)在其死后的1642年发表的遗著中,介绍了作为全身性肌肉骨骼综合征的风湿病概念:“关节炎在关节内的反应,就是风湿病在全身的反应”,在没有更合适的定义之前,“风湿病的情况是一种沉没感,把它比作晕船反应更好。”西医历史上风湿病概念实际上是指一种骨骼肌肉系统的综合症状,主要是疼痛和酸胀,是一模糊的概念,很难与现代的特异性诊断相符合。

西医对于风湿病的认识,最早来自对于痛风的认识和描述,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是从临床观察和与痛风的鉴别诊断中,逐渐被认识的。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首次临床描述通常归功于Augustin-Jacob Landre-Beauvais(1880年),他报告了9例女性患者患有一种他认为与痛风不同的疾病,因而称之为“原发性衰弱型痛风”。他相信“原发性虚弱”导致该病的发生,而且与贫穷有关。而真正的痛风通常发生于强壮和富裕的人群。虽然类风湿关节炎在过去被认为不常见,但它无疑已存在了几个世纪,只是被误诊为一些“风湿病”的变异。

1819年,Be均amin C. Brodie比较清楚地描述了类风湿关节炎,他强调了其典型的慢性进程,并指出不限于关节,滑囊和健鞘也可能受侵犯。他最重要的贡献是认识到本病始于滑膜,可导致关节软骨损毁。1857年,RobertAdams描述了类风湿结节。

      1858年,A. B. Garrod确定了类风湿关节炎这一疾病名称,他后来解释道:“……大多数所谓的‘风湿性痛风’与真正的痛风和真正的风湿病均不相关,它们有各 自独立的病理基础……;假如情况果真如此,那么‘风湿性痛风’这个名词则是双重错误……我提出‘类风湿关节炎’这一名称,它不会引起任何误会,而且提示该病是具有风湿性疾病的一些外在特征的关节炎或关节病。……‘畸形性关节炎’曾作为本病的名称,并不是错误,虽然在本病的早期阶段畸形并不是其特征。‘风湿性关节炎:命名与‘风湿性痛风’一样不妥,它意味着用一个错误去顶替二个错误。……”本病在疾病分类学上一直存在分歧,甚至在1922年英国卫生部批准类风湿关节炎作为正式命名之后。美国风湿病学会直到1941年才采用了这一命名。

西医学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真正深入的认识,是伴随着免疫学的发展、进步而来的,风湿免疫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重要医学分支。现在,人们基本可以肯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些病理实质,并且在治疗中建立起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原则。使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残性控制,取得进展。

                             二 中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

公元前五世纪,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灵枢》篇中多次论及“痹证”,意指肢体关节肌肉疼痛的一类病证。“痹论”专篇论述痹病,说明当时痹病就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痹论”对痹病的病因、病机、分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

在病因方面,“痹论”认为痹病主要是人体感受风寒湿外邪所致,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同时也指出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情志变化及过度劳累对痹病的发生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如该论说“其饮食居处,为其病本也”,“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乏竭,痹聚在肝”等。    “痹论”认为痹病的病机主要是营卫气血运则屈伸不利,在于肉则不仁”等,对脏腑痹的临床表现也分别作了描述。中医学认为,“痹者,闭也。”凡属经脉不通者,都是“痹证”的范畴,包括今天与风湿病不相干的中风,冠心病等。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从症状描述看, 汉代张仲景《金匾要略》中提出了:“风湿”、“历节”。 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证候专著,该书列有“历节风候”、“风湿痹候”。唐代孙思邈有关于历节肿痛的治疗,王煮在《外台秘要》又立“白虎病”之名,形容本病发则“痛如虎之啮,故名白虎之病也。”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给予记述。

中医认为,寒主凝滞,滞则不通,不通则痛;湿性重浊,导致关节筋脉拘挛麻木,屈伸不利 ;风性善变,表现为游走不定。这些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些临床表现相同或者相似,但是,又都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真正的病因和病理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那纯真的裸婚时代


菱是我的大学同学,94年我们一起到青岛工作。和其他大城市居民一样,青岛本地人在外地人面前,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势和心理优势,在涉及婚嫁方面,重点大学毕业生的价码,其实比不上本地家庭条件相对好一些的中专生。所谓的家庭条件好,比如父母供职于银行系统、外贸系统、港口,或者比如是海尔的什么科长,他们可以提供房子、体面的婚礼之类。因此,在一些大学生中间,那个时候的裸婚裸得其实相当干净。

菱的男朋友峰也是老家在农村的孩子,身为农民的父母,供出了三个大学生,家里是一穷二白了。峰是哈工大毕业,比我们早一届,在某研究所工作。那个研究所网罗的都是高学历背景的人才,不过因为体制等问题,经济不景气,职工待遇并不高,薪酬比不上有些单位的中专生。

认识大约一年的时间,95年年底,峰和菱决定结婚了。我清楚地记得,他们去做登记的那一天。我帮菱化妆,使用的是唯一的一管口红。我帮她细心地打了腮红、眼影、唇红。然后,看着她身上的那件白毛衣有些素,就让她穿上了我新织的一件粉红色毛衣。这件毛衣,本来是一位同事姐姐看我笨手笨脚不会织毛衣,特意教我织的,可是过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看着我实在是笨,不忍心糟蹋毛线,她拿走干脆自己帮我织好了,非常好看的毛衣。菱那天看起来很漂亮,很幸福。关于他们,好玩的事情很多,他们没有请客什么的,唯一的表示就是买了两斤喜糖,除了送两方面的单身宿舍的室友、婚检的工作人员什么的,居然还剩了不少,峰就喜滋滋地说,我们自己的喜糖自己吃,哈,真的很甜!

虽然结婚了,他们仍然像过家家的小朋友。没有戒指,没有房子,各人还是住各自的单身宿舍。吃饭是在一起了,峰每到饭点,就来找菱。他们使用小电炉,用铝制饭盒蒸米饭,然后再炒一个西葫芦鸡蛋,或者做一个豆腐炖鲅鱼头,都是很便宜就可以买到的东西。菱那个时候就显示出小女人的体贴和温柔,他们有时候奢侈一下,买个烤鸡腿,菱吃得很少,然后看着峰饿狼一样狼吞虎咽。旁边的我们就忍不住取笑菱,你这样宠着峰,小心峰以后给你出幺蛾子。峰则得意洋洋地说,你们别担心,大不了二房点灯罢了。那个时候,《大红灯笼高高挂》很火的。我们宿舍住5个人,像他们这样的情况,芸也是,芸比我们高一届,她是山东医学院,男朋友是中国药科大。

第二年春天,他们回峰的老家举行传统婚礼的时候。从老家回来后,他们租了房子,然后第二年,他们生了女儿。女儿三岁的那一年,峰去同济大学念研究生了。..........现在呢,峰在大型国企做中层领导,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菱虽然也读了在职研究生,但是终归毛衣时间发展事业,一位孩子和家庭都需要她。她安稳地呆在医院,前些年是孩子跟着她跑,现在条件好了,就在孩子的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离单位也很近。他们现在,属于有孩子、房子、位子、车子、票子的中产一族,生活过得很滋润。

前几年,和菱开玩笑,问峰给你二房点灯了吗,菱会笑嘻嘻地、斩钉截铁地说,他敢!现在,如果再问同样的话,菱依然会笑嘻嘻地、神清气闲地说,谁知道有没有啊,不过呢,我不知道就行了啊。岁月如流,菱也成为一个成熟的女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是经得起诱惑的,也是经得起风吹雨打的;你用青春伴随的那个人,是值得一辈子信任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3: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时代的主题词,不是单纯这一个词语,可以概括那个时代特点的,还有机遇、诱惑、选择、挑战、疑惑.......可以说,那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不平凡的时代,普通的人可以创造奇迹,可以书写传奇,演绎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因为不平凡的时代足以让普通人变得不平凡。

那一年我们学校共有5个同学,选择了同一个医院,我和菱是中药系的,其余3位是针推系,学习了5年的针灸推拿。两位男生,其中的一位一年后离开医院,搞房地产去了;另一位几年后去了日本。女同学惠是一个非常安静、独立的女孩子,喜欢独来独往,喜欢道德经,那个时候,我是看不懂道德经的。她学习一种以道德经为主题的功法,早晚在蒲团上打坐,从来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她的男朋友,在人大念研究生,后来是分手了。

惠的针灸很厉害,一次我们医院的一位老大夫,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不停地打嗝,非常痛苦。中医、西医想尽办法,可是就是止不住打嗝。惠在实习的时候,曾经跟着老师遇见过类似的病例,就和主任说了。主任当然是不会抱什么希望的,实在没辙了,就让她一个尚在实习期的预备大夫去试一试。结果是一次就明显见效,两天就好了。患者的家属千恩万谢,主任更是喜出望外,以后自己出诊,经常会带上惠。惠所在的针灸科是没有夜班的,于是,晚上我们就去他们科,她给我做针灸结合烤电,就想弄直我伸不直的左肘,两三个月下来,丝毫没有进展,我们就放弃了。

当时,我曾经和一位儿科医生一起工作,他是硕士,当时医学硕士还是很少的。那位哥们自己搞了一个以新鲜茶树叶为原料的治疗小儿疾病的课题,我给他做制剂。那位哥们聪明、要强,还有些自负,他自己设计所有的环节,包括制剂流程。一次,他颇有些得意地讲他的流程设计的与众不同,说解决了一个茶多酚水溶性差的问题,我随口问,是不是使用了吐温80,那哥们的小眼睛立刻瞪圆了:你怎么知道的?我说,我学的是制药专业啊。

项目没有开展多久,我就因为身体而离开了医院,后来听说是失败的结果。几年后,那哥们觉得做医生不怎么样,就自己念法律,取得了律师资格,改行做律师了,但是,那个时候,做律师似乎也是不挣钱的行业。不过,如果那哥们能够不再见异思迁的话,坚持做下去,一定可以大发了——医学专业+法律专业,多牛气啊。

当时,还有一位从英国取得医学博士的哥们,大约三十三四岁吧。医院是很重视的人才,医院在当时的老院长主持下,设想开展肿瘤的临床生物治疗研究工作。医院从德国进口了当时最先进的什么仪器,还给博士专门做无菌实验室,可是,因为环境限制,只能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间内搞,就在药剂科的小楼内,因此经常看见他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埋头看书,工作没有什么进展。不过,医院的新大楼其时已经开工,等到大楼落成就可以换环境了。

当然,限制人的,往往不是物质环境,这也的确是个事实。博士两三年后离开了医院,重新出国了。当我看电视剧《岁月》的时候,非常感叹,许多场景,似乎就是当年真实的重现,如果社会给予环境,那位博士说不定能成为栗占国教授那样的人物,真的是说不定的事情。

我现在从来不会设想,如果没有疾病会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在那些诱惑、选择、挑战、疑惑方面,能够怎么走过来。不过,有一点我相信,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机遇、挑战;有他们的困境、困惑、困难;有他们的成功与失败;有他们的幸福与痛苦。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抨击啊、抱怨啊、憧憬啊什么的,其实都没有什么用,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去加入时代中,去做点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3: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生命化作落红


      在我自己的人生中,受到过关于爱情、婚姻等方面问题的困扰,不过时间比较短,不像今天有些年轻患者那样,在可以长达数年的时间内,都可能成为疾病带来的主要的压力情境。因为我的疾病发展和恶化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完全改变了生活内容。
      我曾经遇到过莲那样的情况,不过远远没有莲那样的早熟和聪明智慧,很早就懂得了生活。我和许多普通、年轻,而且又有些心高气傲的女孩子们差不多,不懂得妥协,也不认同妥协,更不会妥协,心里想的是理想和抗争。心目中的爱情,不是“你喜欢我”的事情,而是“我喜欢你”的事情: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就是帮着提鞋也心甘情愿;而对于不喜欢的人,就是给自己提鞋,看着也别扭,甚至生气。
      但是,如果真的遇到吸引自己的人,那才是真正的纠结和痛苦的事情——因为自己是类风湿患者。投入地去恋爱,真的怕有一天自己因为疾病被甩了,没有勇气去承受那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同时,自尊心也认为自己不能那么傻,预见到可能不幸,还要走进去。如果没有被抛弃,却又会担心,如果自己有一天疾病严重了,拖累了深爱自己的人怎么办?自己为了爱情,也要选择离开的。那明伦的故事,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因为我们自己其实是没有准备好,如何和疾病共存。还有,如果结婚了,自己可以生一个健康的孩子么?“类风湿是遗传”的,医生说过的这样的话,我听进耳朵,记在了心里。
     于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放弃爱情、放弃婚姻了。在恋爱季节,我选择拒绝爱情,是因为拒绝婚姻,而先拒绝了爱情。在今天的年纪,我再理解爱情和婚姻,与当初已经差不多完全不同了。一般人,一生中可能遇到的不是一两次恋情,而恋爱对于人来说,更多的意义可能体现在情商成长、心智成熟方面。在恋爱中,人们学会了解异性、学会和异性相处,也学会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与什么人是最合适的人生伴侣。即便是失恋,也会是一种契机,教会人如何面对痛苦或者伤害。我们的一生,其实不是困难太多,而是艰难困苦太少了,挫折太少了,但是,它们却同样是人生的财富。
       26岁那样,我的类风湿严重复发了,而且患上了股骨头坏死。当时所有的医生们,基本都认为是激素的副作用,这更加坚定了我以后选择中医治疗的信念,也因此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如何治疗疾病,成了唯一的主题。等到使用了爱若华,治疗顺利以后,已经是7年之后了,我的关节,大部分已经被不正规治疗给耽误和破坏了。此后,又用了几年的时间,去重建心理。
       现在,我已经可以正常地看我的单身状态,而且,也成了人生的选择。幸福没有什么特别的条件,基础的准则是: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满意。曾经,我担心的是,疾病、残疾、单身,会不会让我成为一个性格孤僻古怪的人;也会恐惧,自己轻飘飘的人生,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朋友说,那是一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但是,有一天,在和一位病友聊她该不该生个孩子的问题的时候,一个念头突然出现,我打下了这样的文字:“把生命化作落红”。然后,有了下面这篇文字,从此放下了心中的担心和困惑。也许,在我的潜意识中,我一直装着那样一个问题:我该如何过好单身的人生?只是在那一个时间,突然出现了答案的灵光。现在想来,那个时候,仍然是一次类似于豁然开朗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3: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也可能没有答案。“一生何求”,不是生而知之的,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有不同的看法。岁月如流,它带走的不仅仅是青春,也会留下成长。不经历一些人生阶段,许多问题的答案,可能不能明晰或者不能安定下来。尽管人的贤愚智慧、人生丰瘠甚为悬殊,但是岁月可以让笨人明白一些东西,懂得一些道理。这就如一场长跑,名次对于前三名之后或者前十名之后的人们,可能已经没有了多少意义,但是,就算是最后一名,当他到达终点的时候,他其实和第一名一样,同样完成了过程。

       快接近四十岁的时候,从孩子们身上,我忽然发现,生命最值得珍惜的一处,是可以化为落红。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和他们做做游戏,讲讲故事,说说儿歌,说说话.......时间就那么一天天过去,似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却有一天会感觉到,他们会走路了,小胳膊小腿长得很结实;会说话了,居然表现得流畅而且会用词儿;会背那些像玩游戏一样的教给他们的诗歌;会自己掰着手指头算还剩几瓶营养快线;会自己编故事情节,和你一起编故事了;甚至会和你顶嘴论理你该不该批评他;会挑选上幼儿园穿的衣服,非要穿昨天那件已经脏了的蓝色套头衫了;会趴在你耳边说“姑姑,在幼儿园我想你了”;会看见你费劲地穿鞋子,他主动帮你穿鞋子了.......

       蓦然之间会感到,孩子们长大了,而且长得那么健康、阳光、快乐。依依上幼儿园,老师说依依总是笑眯眯的,依依上课注意力特别集中,听到这样的话,我感觉自己和她的妈妈一样的感到幸福。以前,只是感觉自己生命的流逝,而从孩子那里,却看见生命的成长。不但是生命的成长,而且在那个成长的生命中,还可以留下的自己生命的痕迹:一首古诗,一个故事,一种道理,一个行为与习惯.......用心做事是幸福的,不是“吃苦”也不是“吃亏”,而是一种充实。

    “把生命化为落红”,是孩子给予成人的最宝贵的人生箴言。我们的父母,就是用他们的生命来培植我们生命的人。他们流逝的生命,会在我们的生命中传承,这才是生命真实的“轮回”。真实的生命,就是化作落红的过程,越是接近死亡,越可以看见花雨满天。对我们的生命起着培植作用的人们,不只是我们的父母,还有无数的前辈先人,用他们的智慧与知识,充实我们的头脑,改变我们的思想与见识;还有那些正在或者曾经在我们生命中出现,并且给予我们有益相助的人们......他们都让我们作为一个人,做得更完善。

      我们需要去通过什么深奥的学问,追问生命的价值吗?探究人为什么而活着吗?其实什么都不需要,大道至简,普普通通的现实,已经告诉我们了,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可以留下什么”。人活着,就是在做“留下”什么的工作,每个人都是能够“留下”东西的,那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美德;还可以是一幅画、一支歌、一篇文字、一个理论、一个原理、一个发明、一个发现......总之,是你可以为世界留下的任何东西。就是疾病让你失去行动,只能躺在床上,你也可以给别人留下一抹微笑,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珍惜生命的传奇。一个人留下的东西,它可以只被最亲近的几个人拥有,也可以被多个人拥有;可以被当世拥有,也可以被历史拥有.......

        生命的价值,可以有大小之别,但是大小绝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对人有益,才是最基本的。佛语:“诸善奉行,诸恶莫作,自净其意,是为佛教。”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是个“留下”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去世了,他的德行还有人在感念,或者他的文字还有人在阅读,或者他的财富还有人在受惠,或者他的理论还有人在受教、研究,或者他的艺术还有人在欣赏......那么,他们都一样是值得尊敬的人。生命从来不会无价值地消失,只会被无价值地抛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把生命化作落红”,只是一种诚心诚意地生活态度而已,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我是个资质平平、智慧平平的普通人,我从来不会去思考脱离我理解力的内容,我不关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些在我看来玄妙、伤脑筋的命题,我只会关注与我最近的问题,只会找最简单的答案。我只是想在有生之年,可以生活得快乐、安然,可以不惧怕疾病、残疾、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1 11: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爱康之家,感谢散木对大家的奉献!生病之后常常泡在这个论坛里,吸收到了很多对自己有用的常识,给自己正确的引导并影响着自己的治疗。特此膜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1 14: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1:}
膜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3 09: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散木对大家的贡献,看你的贴子不论对类风湿知识上还是思想上受益非浅,喜欢看你的贴子,期待新贴出现,祝身体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12: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木妹妹:
请你帮忙分析一下好吗?
非常希望得到你的帮助,不知你是否记得我,我再简单复述一下病情,想让你分析一下,我非常信任你。
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幼年时,头皮有一个皮损,(我觉得是银屑病)铜钱大小,发作严重时,就用皮康王,能缓解,今年三月,双手晨僵,曲伸不利,无红肿,痛疼,查CRP和ESR有一点增高,余各种免疫类风湿类都查过,是正常(包括,B-27,CCP,RF等),五月开始吃MTX4片/周和帕夫林6片/天,七月份,症状缓解,,七月底查CRP正常和ESR有一点增高,八月底查CRP和ESR正常,症状完全消失,吃药减量,MTX3片/周和帕夫林4片/天,十月,因出差,中途三天未吃帕夫林,过几天,手指僵晨开始,并逐渐加重,双中指有疼痛,十一月,开始恢复用药,MTX4片/周和帕夫林6片/天,但是,症状未减轻,十二月底,查CRP和ESR正常,加用复方丹参3片+阿司匹林100MG,每晚一次,现手指症状未完全缓解,接下来,可能停用复方丹参+阿司匹林,但是,余药是否一直用,我不清楚。
我一直是兰大二院一个教授在远程指导,他的观点是,诊断虽不明确是银屑病关节炎还是类风关,但是,以上药物是可用的。
我想听听你的分析,关于诊断,关于用药,关于接下的的用药,我知道,你的观点一向是听专家的,但是,我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可以吗?
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康类风湿论坛 ( 桂ICP备12003771号 )

GMT+8, 2024-6-10 1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